“大司徒,言官清流外派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便是要推行税制改革,把田赋、徭役以及杂税等等,统一用银钱来折算替代。”
“同时本阁部还有一个想法,户部下面开设一个由朝廷入股的大明钱庄,用来铸造铜钱、银两以及发行纸币,避免一条鞭法颁布后民间出现货币紧缺。”
“另外收回民间的铸币权有着高额利润,同时纸币发行还能极大促进商贸流通,单单就这两项措施本阁部估计,一年至少为朝廷带来数百万两的岁入。”
“税制改革跟开设钱庄,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刻不容缓!”
税制改革这件事情,沈忆宸早就已经跟年富讨论过,他这次商议更想要达成的是开设钱庄。
其实钱庄这个东西放在古代并不罕见,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过钱庄的雏形,并且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不过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交子”的结局就跟“宝钞”一样,朝廷把它变为纯粹的敛财工具,滥发过度就沦为废纸一张,最终丧失了流通性。
除了发行纸币这一条外,沈忆宸开设大明钱庄更想要收回的是官方铸币权。要知道明朝私铸铜钱猖獗,很多地方势力的铸币厂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跟朝廷抗衡的地步。
就好比最初的叶宗留东南矿工暴乱,他们偷挖的许多官矿,其实就是为了把矿石卖给私人铸币厂,朝廷打算取缔就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东南的大起义。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了嘉靖八年,朝廷终于公开下令禁止私铸贩卖铜钱,这一下就断了钱庄的财路。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朝廷中枢的控制能力实则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禁令颁发没多久,地方私人钱庄就“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
没办法,金属货币的稀缺,让嘉靖帝只能放松禁令,选择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物价飞涨过不了多久各地州府就会爆发动乱。
铸币权不仅仅是朝廷中枢控制力的展现,同时还有着堪称一本万利的高额利润。特别是金银这种贵金属,明朝没有详细史料流传下来,可清朝记载的铸钱息银,成为了中后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高达数千万两。
这还仅仅是计算实打实的铸造利润,如果大明钱庄适当的超发货币,就等于凭空生钱出来。一年岁入增加数百万两是极其保守低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适当通胀,上千万两都不是梦想。
当然,这个合理范围极其难以把控,这就是为什么沈忆宸会说由朝廷入股,而不是由户部直接创办。就在于他不相信明朝目前的这批户部官员,不单单是指人品,还有他们的思维跟办事能力。
最好的方式由自己来主导开创,打着朝廷官方的名号,等随着生产力发展,以及培养出一批摆脱传统儒学思维的官员步入朝堂,再转交给朝廷官方。
并且就连第一任大明钱庄的行长,沈忆宸都已经想好了人选,他就是曾经掌管走私商贸的许逢源!
听到沈忆宸想要开设大明钱庄,年富的神情有些慎重,铸币权收回定然会引发非法钱庄的反击,正统朝就发生过福建矿工起义,还是沈忆宸亲自平叛的。
至于纸币发行那更是一个天坑,洪武年间的“大明宝钞”,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市场上通流,用来抵扣官员俸禄跟将士的军费。
靠着沈忆宸执掌朝堂这几年,不断降低“大明宝钞”的发放比例,减轻了不少底层官员跟将士的生活压力,否则这一张张废纸就连擦屁股都嫌硬!
“沈宫保,税制改革可以进行,可是创办大明钱庄,恐怕会遭受很多阻力难以达成。况且礼部大宗伯那边,还没有彻底放弃对你的弹劾,又搞出这番大动作会不会授人以柄?”
刚经历过这么一场大规模弹劾,沈忆宸又立马推动改革变法,年富敬佩之外着实有些替他担心,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
“无妨,这仅仅是我的设想,并非要一日达成。税制改革这方面大司徒可以先行,另外福州知府许逢源这些年主导开海禁,对于商业贸易非常精通,可以调任京师创办大明钱庄,一步步的收回地方铸币权。”
“至于发行纸币这一步就得徐徐图之,得等到大明钱庄站稳脚跟赢得百姓信任之后,才能进展下去。”
沈忆宸当然明白年富的担忧,他也没有打算一口吃成胖子,现在就开办大明钱庄更主要是为了铸币。毕竟邓茂七、叶宗留主导的海外贸易,这几年从琉球、朝鲜、倭国等人换回来的白银,可能高达上千万两。
具体有多少数目,沈忆宸说实话已经许久没有关注过,毕竟钱财这东西超过了一定限度,就真成为了纸面上的数据。
但是这笔钱可以给许逢源当做大明钱庄的储备金,用来在收回铸币权阶段与民间钱庄打一场金融战,避免出现历史上嘉靖年间钱庄互相勾结扰乱市场,用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
沈忆宸不知道现在明朝民间钱庄的财力到底有多少,可他有一点非常确信,那就是自己手中掌控的贵金属,特别是白银的存量,恐怕已经占据大明的半壁江山。
真打起金融战,没有谁会是许逢源的对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