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一轮明亮的满月照耀在山间。
一栋平层的工作室中,有一个人影匍匐在一张原木桌前,手中的笔正在不停的记录着什么。
而桌面上,洁白的纸张已经写满了各种数据和信息,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曲线图。
.......
微风拂过,送来一丝深夜的凉风,时间眨眼又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匍匐在桌前,韩元盯着桌上的纸张看了看,而后将手中的铅笔一扔,伸了个懒腰。
从吃完晚饭开始,一直到现在凌晨一点多,经过漫长的五个多小时的数据计算,他总算找到了一条应该可以将硅酸盐矿石或者火山岩、碳酸盐矿石等各种矿石转变成石棉的办法。
和生产石棉用旳蛇纹石石棉、角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等各种石棉矿石类似,硅酸盐矿石、火山岩、碳酸盐矿石,这些矿物的最主要成分其实都是二氧化硅。
比如玄武岩,它是一种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基性喷出岩。
其化学成分与辉长岩或辉绿岩相似,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差不多占据整体的45%到-52%。
而其他的一些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钙等等。
韩元就是从这方面的下手。
经过这些年系统性的学习,韩元知道,纤维除了天然纤维外,还有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的种类很多,比如人造尼龙、人造纤维、玻璃纤维等等。
而今晚他设计和研发的这种由岩石演练成的‘绵’,其实就是玻璃纤维中的一种。
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
其实成分上和普通的岩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用岩石来制造‘岩石绵’,这条路是完全行得通的。
韩元相信,这种推衍制造的所谓的‘岩石绵’,在现实世界是有的。
只是他以前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过也不知道。
不过通过今晚的推衍,韩元知道这种‘岩石绵’同样对人体有害。
因为从大致的计算数据来看,这种隔热‘岩石绵’同样是由纤细的纤维材料构成的。
而它在破裂的时候,同样会爆裂出来纤细的纤维丝。
只不过相对于‘石棉瓦’来说,这种‘岩石绵’爆裂出来的纤维细丝在粗细、数量、爆裂范围上应该都要弱。
当然,这只是他通过大脑和纸面推算出来的数据,具体情况还要看接下来的实验。
甚至搞不好今晚推算出来的冶炼步骤是错的都说不定。
毕竟没有走过现场实验的,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是他从原点一步步推算出来的。
这种东西,推算一步是正常人,推算两步是天才,推算三步是妖孽。
而像韩元这种,直接一路油门踩到底的,是疯子。
在原点上第一次推算数据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概率能保证的正确率。
而在第一次推算出来的数据上再进行推算,那么正确的概率就会降低到百分之八十一下。
再在第二次推算出来的数据上进行第三次推算,正确的概率会直接跌破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
所以韩元也无法保证自己今晚推算出来的这些东西,在后面的实际操作中一定正确。
这不是真实实验,是在大脑中依据各种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等性质进行推衍出来的数据。
而在真实实验中会发生什么意外,谁也不知道。
他只不过是走了一条推算可行的路,并将一些意外情况和反应数据都算进去了而已。
这种数据推衍,韩元也只能尽量考虑到各种变量以及其他能考虑到影响因素。
其实正常情况来说,在研发一种新型材料的时候,除了第一步做建模要大致考虑详细数据外,后面的每一步,都是要经过一步步的实验,出来数据后,再来考虑下一步的。
一种全新的材料研发,没那么容易。
没有前期实验数据的支撑,很难对后期的实验进行调整。
像韩元这种,全靠一个脑子一支笔来进行推荐的,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
不过他干这个是,也不是一次了。
准确的来说,推算这种‘岩石绵’的冶炼步骤,应该是他第二次干。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AZO透明薄膜。
当然,AZ0透明薄膜没法和这种‘岩石绵’相比。
首先,AZO透明薄膜的研发,是有极其明确的需求的,它的用途就是显示屏中央的透明电极上所用的。
其次,AZO透明薄膜的要求也很明确,它要求在肉眼可见的可视光源中,具备高光穿透率的同时兼备高导电率。
用量化指标来描述,那就是在550纳米下,材料的可视光源穿透率为80%以上,面阻抗为1000Ω/sq以下,或者满足1000S/m的导电率。
在这种明确需求和要求的前提下,做一种材料的研发,远比‘岩石绵’这种模糊需求的容易。
别看‘岩石绵’有四条需求,但实际上这四条需求没有一条是明确规定了参数数据的,全都是模糊化的条件。
这种情况下去做一种新材料的研发,难度是呈几何指数上升的。
即便是这个需求是他提供编写的,但实际上到底要将这些需求中的数值属性推到哪一步,韩元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虽然他设定了一个导热系数要求低于0.050W/m·K(瓦/米·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